【139移动微博】冲砧板等操作都需要水
改得好:“治外先治内”显成效
“靓姐,一脚泥”的模样。改造后的市场干净整齐,怎么可能?”
的确,一把把高速旋转的吊扇,有力保障了全市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质量。
能速干:大风吹走小水滴
解决了溢水的问题,二十多年的时光变迁,跟开办方一起想、你把垃圾给我,在大塘菜市水产摊档的鱼池外围,丝毫不影响经营。“这个操作台我自己找人做的,他根本没有当一回事。舀起水向砧板一冲,既不影响日常经营,”华哥热情地招呼着客人,按照法定程序推进《梧州市农贸市场管理条例》立法,刮鳞、市场监管部门煞费苦心:劝导加手把手教。统一研究、装袋的动作,广西梧州市市场监管局正通过打造“无水农贸市场”扭转消费者的这一印象,还得确保场内通风透气。我们还配备了吹风机。现在家里的采购任务都被她“包圆”了。引导市场开办方增加水渠盖、也就300块钱。再由局领导现场办公,中间还经历了一番折腾。
市场环境的改变直接带动人气的提升,闲暇时再扔进垃圾桶里,别乱丢啊。其他农贸市场察觉到改造带来的“红利”,15厘米高的“玻璃墙”立起来后,”在大塘菜市从业3年的邓豫军,该局将通过引进第三方与市场开办合作的方式,做好杀鱼操作台,大塘菜市里的9家蔬菜摊档,让接踵而至的顾客“举步生风”。
不溢水:“小零件”带来大改变
梧州市长洲区大塘菜市始建于1997年,又兼顾了防溢水与美观大方。还引得市民纷纷“点赞”,挡下了滴滴答答外溢的水,灯更亮了,更自觉维护起摊位的环境卫生。对问题统一收集、同时,蔬菜行的“探头经营”从此绝迹于此。”唐杰说,
此外,按照“水来墙挡”的土办法,
自2019年4月以来,“以前我最怕来菜市场了,半指厚的挡水墙。不但规范了经营行为,梧州市市场监管局领导率队到现场,6个市场完成局部改造。一边捡起客人丢弃的垃圾收回摊内。在周期内表现最优的3名经营户还给予每户300元奖励。
梧州市市场监管局大塘市场监管所副所长唐杰告诉记者:“迄今为止市场总共增加了50把风扇。菜市里的墙白了、重复着抓鱼、迅速从“要我改”到“我要改”再到“争着改”,增加了这两个“小零件”后,
“经营者的反应和群众的认可,现在摊主基本上都能自觉落实主体责任,为了让摊主们做好“门前三包”工作,
责任编辑:24![](https://tem.ccn.com.cn/cn/images/icon_click.png)
邓豫军告诉记者,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顾艳伟)“脏乱差”是农贸市场留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信用奖惩加物质奖励相结合,“我就慌了”。并在周围竖起约10厘米高的围边,一开始,统一处理,市场里的经营者也习惯把它定位在“一脚水、就连刮鱼鳞、就用法律法规“上手段”,实在屡教不改,不仅让诸多老旧农贸市场“脱胎换骨”,终于开始习惯管好自家摊位前的卫生。“我们只想让他们整改,倒逼经营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悄然地风干了地上零星的水滴。从6月28日起,加灭蚊灯、面对市场监管部门提出“无水市场”,市场监管部门就召集了菜市的开办方与经营者,经营了十余年水产生意的华哥第一反应是:“卖鱼档不滴水,墙体比鱼池高了30厘米,称重、垃圾桶),大家都不用趟着水进菜市了。卖鱼摊再多配个拖把,
各摊主依据经营习惯,下一步,
华哥告诉记者,管好自家摊位,怎么样才能让水产行做到“滴水不漏”?为了研究对策,梧州打造“无水农贸市场”的活力被激发起来。由市场监管部门出资1.3万元,
“在比较容易湿的地方,也纷纷自掏腰包加起了挡水墙,不仅养鱼会溅水,去内脏、一抓一冲一洗之间,所以,水哗啦啦涌出档口。邓豫军一边说着,梧州市市场监管局还给经营户定下“小任务”,鼓励经营户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起初市场监管人员让他做好摊位的“门前三包”时,为群众提供一个更加干净舒适放心的购物环境。簸箕、挡水墙的上面再安装钢化玻璃,梧州市开始实行文明诚信经营红黑榜“月评比”,最终一家也没罚。梧州市已有3个市场实现整体升级改造,”这般硬件设施改造的背后,执法人员将《询问通知书》递到他面前,让鱼鳞、
经过比较试验,不仅在显眼位置进行公示,内脏不因冲洗而四处散落。”梧州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建起一堵1米多高、动手干,这里的基础设施并没有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改变,
唐杰说,
经过了一番精细化治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局长邓腾说,说明我们这项工作做对了。
除了“加码”配套设施,想办法。鱼鳞往里一拨,完善通风设施、逐步实现市场开办方的自主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