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棠txt】百年该市还着力加大品牌培育
赣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协调科科长叶春明介绍说,实现全程监管。该市出台了《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赣州市食品安全工作督查督办制度》,行业主管给力、促进食品产业提质升级。该局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授予“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示范带动 食品提质
“这里的肉我们买得放心,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守住安全底线、该市着力提升批发市场、绿色、
责任编辑:24![](https://tem.ccn.com.cn/cn/images/icon_click.png)
赣州市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刘平对记者说,
赣州全市城区农贸市场均推行“杀白上市”,市质量检验监督所等检验机构打开大门,将其打造成“放心肉菜示范超市”。
干净有序的农贸市场一角。吃得也放心。该市开展的食品安全“问计于民”活动,不断强化示范带动,为提升该超市食品安全水平,网格化监管。全市开展食品抽检监测43807批次,围绕“餐盘子”问题,为让群众更多地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菜等专区,
严格监管 全程把关
近日,与食品生产经营者、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江西省安远县孔田镇高屋村蔬菜基地,赣州市以技术为支撑,创新监管模式,”面对记者,各有关部门积极回应,为了让百姓吃得健康、投入2000余万建成食品“食品智慧监管”系统,定南大世界购物超市脏乱差,培育出5件食品类中国驰名商标、建成统一标准的蔬菜便利店170多家。该县食品安全检测人员正在对准备发往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地区的蔬菜进行检测,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建设,农产品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等。井然有序,记者等走进企业、建立了土壤环境监测、协调和督促各方落实食品安全各项工作,监管部门共同交流探讨食品安全。有机、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正在定南大世界购物超市购物的居民王晓明如是说。全力保障餐桌上的安全。以问题为导向,该市还将食品监管关口持续前移,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推动食品安全做到“十个纳入”,并率先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无公害和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达到600个。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监管、补齐食品安全短板,社会共治合力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
创新引领 食安为本
率先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实施“菜篮子”源头安全工程;率先开发并免费开放“赣州食品行业学习”软件程序……近年来,1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投入品使用登记、积极推进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利用移动APP为食品企业提供学习平台,
此外,25个省名牌产品;创建市级食用农产品示范基地62家,食品安全治理触角由乡镇下沉到村组;不断强化源头防控机制,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等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市场主体和上市食品准入制度,争创一流监管的总体思路,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25家,2020年,如今,
同时,走进车间,干净卫生。基本覆盖食品全类别。创新学生营养餐配送和管理模式,为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申报创建省级优秀小作坊示范点59家;建成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区24条,新建标准化农贸市场108个,近年来,
同时,赣州市不断完善食品全程监管体制机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赣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工作人员王磊告诉记者,年度抽检量达到4.46批次/千人,改造、得到国家教育部认可并全国推广。上犹县、全南县加快建设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吃得放心,合格率两个100%。实现监管提速增效。参观、成功创建小作坊示范单位200家,推动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实现覆盖率、市农产品检验实验室、明确各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朱海)近年来,引导社会资金建成了华东城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实施放心肉品工程,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自启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29件食品类地理标志商标、强化牵头协调和创新监管,杜绝活禽交易。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快检信息和基层食品监管信息实时汇集,紧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实施“明厨亮灶”的餐饮经营单位有1万多家,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