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说广东(“梦想”号)专场活动在广州举行

  近段时间,梦想“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荣登“2024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榜单。科普为了使公众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中国专场好心分手卢巧音海洋科研装备,并加强对海洋资源的说广认知与理解,近日,东号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指导,活动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主办,广州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举行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梦想广东科技报社承办的科普好心分手卢巧音科普中国说广东(“梦想”号)专场活动在科普中国、广东科普、中国专场南沙科普、说广广东科技报视频号及南方网、东号南方+、活动触电新闻平台准时开播。广州约164万网友在线观看,在四位海洋领域相关专家带领下,跟随各种探海“神器”挺进浩渺海洋。

  本次活动中,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梦想”号大洋钻探船船长管鹏、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宁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技术方法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陈宗恒、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生态环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唐得昊四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作主题演讲,“带”我们走近大洋钻探船——“梦想”号,跟着“海马”号探秘深海,“问”海洋要清洁能源,探讨海洋修复“更优解”。

管鹏演讲

  演讲之初,管鹏带来《探秘“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的主题演讲,以图文为媒将“梦想”号的相关性能、先进设备、科研任务等娓娓道来。“它涵盖基础地质、古地磁、无机地化、有机地化等九大实验室……”跟随着他的演讲,我们仿佛走进这座傲然挺立于波涛之上的“科技城堡”。

  海洋的魅力不止于深邃的地质构造,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丰富资源和多样生态。接着,宁波以《清洁可再生的海洋能源》为题,带我们认识来自于海洋的新能源——海洋温差资源。 

宁波演讲

  陈宗恒的报告主题为《跟着“海马”探秘深海》,他带领大家认识“海马”号的硬核装备、“进化”历程,还展示了“海马”号无人潜水器执行任务时取得的海底珍贵片段,带我们领略深海世界的神秘魅力,让人大饱眼福。

陈宗恒演讲

  我们的海洋是一个美丽而完整的生态系统,深海中的每一个变化都可能对整个海洋生态产生连锁反应。最后,唐得昊以《海洋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和保护修复》为题,为我们深入解读海洋生态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微妙的平衡关系。

唐得昊演讲

  眼里有光、乘风破浪,在直播的最后,策划方特邀中国首位入选旺代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船长,世界首位独臂完成6.5米单人不间断跨越大西洋航程的船长徐京坤录制视频,为大家讲述他的环海航行故事,重温他走过的一趟趟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感受无垠大海的魅力。

徐京坤直播视频

  在演讲直播的同时,为了使公众能够更近距离地目睹“梦想”号的风采,适逢“梦想”号停靠南沙之际,主办方从现场观众中邀请了10位科技小记者作为代表,前往“梦想”号的停泊地,与管鹏船长深入交流。

  “‘梦想’号不仅是一艘船舶,它更是梦想的发源地,激发我们对科学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我渴望像科学家们一样,去探索海洋的奥秘!”……在采访过程中,小记者们被“梦想”号的宏伟所震撼,“梦想”一词仿佛唤醒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探索欲望。活动后,他们给“梦想”号的船长写信,画出自己眼中的“梦想”号。那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对科技探索的热忱与好奇。

  科普中国说是为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而搭建的演讲平台,以“让思想有光”为主线,每期邀请不同领域的科学人物为观众奉上科学的盛宴。通过“见人见物见精神”的方式向公众展现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的风采风貌,帮助科技工作者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同时在科学家群体中形成示范传播效应,引导全社会广泛关注。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邹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