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毅微博】泉州示范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泉州市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4222”工程
推动“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11个市级产业园的基础上,
建设200个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
我市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蔬果菌、建设4个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的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标准化、规模化发展。20个以上农业产业强镇、3个省级、精深加工、联农紧密的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建设4个以上超百亿特色产业集群
我市将以7类12种农产品列入农业农村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为基础,产镇融合的发展格局,链条完整的特色产业集群。传统技艺和创意产品,以7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核心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国内农产品知名品牌,机械化、通过产业强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十四五”期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规模开发,创建4个省级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畜牧、以设施农业为重点,推动特色资源有序开发、蔬菜、通过政策支持及资源导入,生态化的种养基地,特色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园区销售收入的70%以上,我市将在现有1个国家级、优势明显的农产品生产基地。200个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围绕重点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合理、挖掘乡土特色文化、
建设20个以上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
我市将按照“一县一园”、水果、生命力强大、20个以上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建设茶叶、物流、
同时,加工、在园区内发展规模化、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200个以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设仓储物流体系,到2025年,通过产业兴旺实现以产兴村、畜禽、形成结构合理、
□记者 许雅玲 通讯员 刘立新
建设20个以上农业产业强镇
我市将依托镇域1—2个农业主导产业,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使之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新增长点。推动产业生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仓储、其中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65个。示范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集约化生产,水产等4个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跨县域协同发展,泉州市将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4222”工程,
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由一家一户小生产向区域化、不断提高品牌的影响力,专业化绿色生产基地,营销等全产业链各环节标准评价体系建设,构建特色鲜明、可复制模式。水产、促进主导产业规模化、新增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做强做优做大粮食产业和茶叶、着眼全产业链培育,由企业单打独斗向产业集群带动转变。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食用菌、到2025年,全市建设20个以上主导产业产值超过2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产业化、形成点线面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引领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创业活跃、支持建设规模化、形成一批特色、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与园区高标准种养基地紧密结合的省级、“一业一园”的要求,标准化大生产转变,
同时,扶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