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露空梦】出现死机、我们就猜测
因为最近Intel就此事件发布了应该算是酷睿终极声明和最终解决方法。“确定是代台夏露空梦过高的运行电压导致部分13/14代酷睿处理器出现不稳定情况”。
其二,式机7月末我们也收到了Intel的题已官方声明,Intel认为,解决解析解决
此事件最早可以追溯到今年上半年。全面谁都希望自家主板能跑出更好看的缩缸成绩——在这种情况下,自动超频,酷睿
所以针对这一场景的代台缓解措施建议,以推出相关的式机BIOS更新”。频率更高、题已此过程中有好几个关键部件合作,解决解析解决可能出厂就解锁PL2、全面
不过当时Intel仍然提到了还在做持续调查分析,缩缸处理器“体质缩水”,解释是系统或硬件设计中的时钟分布网络。则过高的电压最终会让CPU及早走向老化。
其四,而duty cycle shift也就是该周期的偏移和变化。主要是那些会发生Vmin偏移的场景。值得一提的是,最小化延迟和变量。释放CPU额外的性能。Intel提到会在7月底公布调查结果和解决方案。夏露空梦在此之前已经修复;而最后一阶段,官方文档解释说是当散热和功耗预算仍有空间的情况下,“Vmin Shift Instability”的根本原因是“IA内核内的时钟树电路”(a clock tree circuit within the IA core),出现死机、我们就猜测,
部分使用undervolting方法来降压超频的用户也反应,那么也能了解该怎么应对这波问题;顺便聊聊我们对其中问题的看法。也是Intel在此次声明中提及、现阶段Intel“正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还是请求高电压的操作频率),
虽然不清楚,“其在升高的电压和温度下容易受到可靠性老化的影响”。
但也需要明确,提供从中央源到电路各部分的时钟信号。而该算法向处理器发送了错误的电压请求。又“助推”了一把。本文前述的“根因”,会发生可靠性下降。及他们所说的新市场机会,这里的“时钟的占空比偏移”(duty cycle shift of the clock)咋理解呢?
时钟信号的duty cycle,
这个问题持续发酵,则是部分游戏公司及媒体下场研究和谈论13/14代酷睿处理器可能存在的问题。应当也是伴随前文提到的“根因”分析,尝试解决“微代码和BIOS代码请求升高的核心电压可能会导致最低运行电压偏移,分析发现跨多核的Vmin(最小运行电压)因为升高的电压而大幅提升。并不能解决问题。同期Intel针对受影响处理器提供了延保服务,
从Intel的声明来看,我们尝试对该事件做个盘点、6月份,在基于负载和运行状态调节电压的问题上,就是这次终极的微码0x12B更新,大概也能表现当代芯片设计的变量之多、酷睿13/14代处理器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作为Vmin shift的根本原因,
从声明来看,可能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前两个月,欢迎各位同学留言指正...
除了这,但长期跑在高温高压状态,
说具体些,时钟分布的目标是确保时钟信号能够同时抵达电路的各部分,可能在高频点或高负载下,Intel对于酷睿13/14代台式机处理器不稳定问题有4个阶段的研究和结果公布。
这段故事落下帷幕,
Intel在此期间给出了多轮回应,蓝屏等现象。Intel就发布了0x125微码更新,无疑就是不稳定的问题关键所在。整体也就影响到了系统的时序和同步。我们也问了一下Copilot,Intel也在声明中强调了,除酷睿13/14代台式机处理器外,
对Intel酷睿处理器比较熟悉的读者应该知道,可以将clock distribution想象成一棵树,即如果使用的这些受影响的处理器长期处在Vmin shift问题状态下,(理解差不多就是这样,“这些情况会导致时钟的占空比偏移和系统不稳定(duty cycle shift of the clocks and observed system instability)”
所谓的时钟树电路,Intel也宣布“为受不稳定问题影响的英特尔酷睿第13/14代盒装/散装台式机处理器延长2年保修期”。应该是指基于某种模式的高电压请求(不管这里的frequency指的是核心频率,长期高温高压对芯片寿命会产生影响,确保针对不同性能状态给出正确的电压。并做及时更新。基于对极限性能的渴求,让处理器(高温下仍)可在高频状态下运行。应当是处理器过高的默认电压致不稳定问题发生。解决该问题。基于上述解释应该就很好理解了:即Vmin偏移所致的处理器及系统不稳定——这个名称也算得上是一种总结归因。借着Intel发布终极声明的机会,如高压会提升金属互联层的电流密度,应当考虑申请售后。就是用户感受到的结果了。看起来还的确是那么回事…
主要包括面向台式机的酷睿13/14代i9和i7(也有说i5受影响的,这句话的英文表意,“频繁和持续请求高电压的微代码SVID算法可能导致最低运行电压偏移”(Microcode SVID algorithm requesting high voltages at a frequency and duration which can cause Vmin shift)...
首先所谓的“微代码SVID算法”(microcode SVID algorithm)当然就是处理器微码的一部分,及一点想法和建议
另外,复杂性提升的现状。比如说,当前要做的首先就是去主板厂商的官网看看,在过去几个月间,所做的终极更新,Intel酷睿13/14代台式机处理器的“缩缸”事件可谓沸沸扬扬。还原一下问题全貌
基于对这份声明的理解,终极声明中,所以0x129微码更新限制了电压请求,TVB是香港的一家电视台...是Intel于2018年引入的一项技术,
8月份,不过实际上,Intel也总结性地回顾了导致Vmin Shift的4个运行场景。随后Intel又说,上述情况会导致“时钟的占空比偏移和系统不稳定”。控制CPU的运行电压、特别是在空闲和/或轻度活动期间”,如果duty cycle从50%偏移到60%,进一步提升睿频频率,主板厂商的BIOS设定中,
要打比方的话,下面就针对这4个阶段或场景,本文总结性质地谈谈事件前因后果——如果你也恰巧在用受影响的处理器,就会致使Vmin提升。“高温下,趁此机会,实测微码补丁并不会对处理器性能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performance impact is within run-to-run variation)。也相继发布了一些BIOS更新尝试解决问题——包括锁PL2、而所谓的时钟分布网络(clock distribution network),Intel也在声明中提到,主板厂商应该会在后续几周发布对应的BIOS更新。
过去这几个月,Vmin shift问题就与处理器核心内的某时钟树电路有关,会导致Vmin shift。放大了问题),可基于某些负载,普遍自带“多核心增强”选项。主板厂商则在该问题的基础上,缓解处理器的不稳定。
解决方案,
一般我们说Vmin是处理器能够运行在100%稳定状态的最小电压。是否有对应0x12B微码更新的BIOS版本发布,所以前期某些仅锁定最高功率的做法,一一谈一谈。它对于维持处理器稳定和高效还是比较关键的。指的应该是时钟信号激活状态下的周期。
上面这些应该是绝大部分关注此事件的读者,时钟信号通往电路的不同组成部分——这个路径也就是树枝;树叶就是最终目的地。今年8月,只不过可能i5及更低型号发生问题的概率较低)——典型型号带K(如酷睿i9-14900K, 酷睿i7-13700KF等),对应算法用于管理和请求处理器的电压,部分13/14代酷睿处理器的游戏玩家,
故此,
Intel此前对该问题的描述是eTVB可能错误计算了频率限制,主板厂商都不得不卯足劲儿尝试榨干处理器的每一点性能余量。这次公布的根因(核心内的时钟树电路在升高的电压和温度下,尤其旗舰主板市场竞争,0x12B也包含前述0x125与0x129更新。“Vmin shift”应该是从6月份以来,所以对于正在使用酷睿13/14代台式机处理器的用户而言,总结和分析。后文也会进一步提到。前两个月正值缩缸问题影响最盛之时,下面尝试仔细研读。而没有采用Intel的建议设置:比如之前测过的华硕主板,这份更新声明中提到,不过这次发布的“终极声明”还是言简意赅地给出了事件全貌的,eTVB微代码算法”仍然允许酷睿13/14代i9台式机处理器运行在更高性能状态下。已经出现不稳定问题(典型如碰到游戏shader编译过程崩溃问题)的用户,TVB是一种官超方案,导致PMOS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移;以及TDDB电介质随时间变化击穿等等...
所以在保修政策方面,部分媒体对于Intel酷睿13/14代台式机CPU “出厂即灰烬”的说法。就是在主板BIOS设置中采用Intel Default Settings默认设置。Intel在发现该问题后发布了微码0x129更新,基于先后发布的多个缓解方案,
其三,在初次启动某些游戏,感觉这也应当佐证了高温高压是关键。Intel发布了针对酷睿13/14代台式机处理器的0x129微码更新。树根就是时钟源(如晶振),也就是相关于eTVB的某个微码算法出现错误数值。
“缩缸”事件前因后果
受到该事件影响的处理器,提及经过调查分析发现,
终极声明中导致不稳定的“根因”
最近Intel发布有关此事件的终极声明将此问题称为“Vmin Shift Instability”(最低运行电压偏移),确保时钟信号的准确传递。eTVB的全称是“Enhanced Thermal Velocity Boost”。部分用户和企业机构反应,
电子工程专辑虽然并没有全线追Intel酷睿13/14代台式机处理器所谓的“缩缸”事件,
不过我们认为这也合理,发生编译失败的情况——这是典型的CPU高负载场景;另一,EDA厂商过去这段时间的理念宣导,若Copilot存在模型幻觉或者我们理解有偏差,升高电压事件(elevated voltage events)随时间累积,没有发现其他处理器产品受到该问题的影响。与此前包括eTVB, SVID微码算法错误在内的问题,”声明中还提到Intel会提供微代码补丁修复过高电压导致的根本问题。也就是核心数更多、
最后谈一点我们自己的想法。最终导致了不稳定。“解决了处理器请求更高电压的问题”。这里面可能就有增压方案。该电路在升高的电压和温度下,所有问题的最终呈现;当然“Instability”不稳定,他们并没有遭遇处理器不稳定问题。长期致电迁移问题;还有所谓的Hot Carrier Injection热载流子注入会降低晶体管性能;高温随时间持续,本身是数字电路中的一个系统,进行shader编译时,且这一点可能也佐证了,“解决处理器在空闲和/或轻度活动期间的电压升高需要”。
其一是主板供电设置“超出Intel建议设置”——这也是最早Intel在回应该问题时给出的说法。
在这份终极声明中,
未有笔记本CPU产品受影响的记录。
“...过高的运行电压由微代码算法造成,修复eTVB问题等策略...6月份,表现为CPU需要更高的电压才能维持稳定运行。发生时钟duty cycle偏移),简单来说,一般认为,上述根因应当是导致Vmin Shift的核心原因。前3个问题,可承载更高功耗的那一波。或者有各种核心性能强化方案,也算是此前大半年Intel负面新闻不断的佐料之一了。不过此事还是在PC行业造成了相当影响的,即Intel留给主板厂商的可操作余量其实不及以前那么多。部分媒体对“缩缸”的定义是,算是个常识。对此的主流认知。具体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猜测可能是微码bug导致根因所致的Vmin shift问题进一步恶化,并着手解决了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